![]() |
![]() |
·黔花10号 | |
---|---|
亲本来源:黔花生四号(♀) 天府15号(♂) 选育单位:贵州省油料研究所 完成人:王军; 成良强; 王飞; 吕建伟; 胡廷会; 饶庆琳; 姜敏; 王金花 品种类型:珍珠豆型,连续开花 适种地区:贵州 1300米以下海拔地区春季种植,覆膜栽培可在 1500米左右地区春季种植。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单击+号可以逐步展开;如果未显示+号,可能由于网络拥挤,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 |
·2023年国家登记,编号:GPD花生(2023)520048(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711号) | |
---|---|
申请者:贵州省油料研究所 育种者: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王军成良强王飞吕建伟胡廷会饶庆琳姜敏王金花 品种来源:黔花生四号×天府15号 特征特性:油食兼用类型品种。生育期156天。珍珠豆型。株型半直立,主茎高56.00厘米,侧枝长72.80厘米,总分枝6.0个,结果枝5.8个,单株饱果数15.3个;叶片中绿,倒卵形,叶片中等大小;荚果蜂腰形,果嘴明显程度弱,荚果表面质地粗糙,缩缢程度弱;百果重145.60克,饱果率78.30%;籽仁柱形,种皮浅红色,内种皮白色,百仁重94.83克,出仁率79.37%。籽仁含油量53.51%,蛋白质含量25.20%,油酸含量39.40%,亚油酸含量39.00%。中抗叶斑病和锈病,高感青枯病,抗旱性、抗倒性强。荚果第1生长周期亩产244.4千克,比对照黔花生一号增产1.19%;第2生长周期亩产298.9千克,比对照黔花生一号增产24.55%。籽仁第1生长周期亩产181.4千克,比对照黔花生一号增产2.80%;第2生长周期亩产218.4千克,比对照黔花生一号增产25.58%。 栽培技术要点:1.以土层深厚、通透疏松土质种植为宜。播种适宜温度为12℃及以上。2.开行点播,行距40厘米,株距17~20厘米(留双苗),株距8~10厘米(留单苗),每亩保苗1.6万~2.0万株。肥地宜稀植,瘦地宜密植。3.每亩施磷肥30~50千克与草木灰50千克、钾肥8千克混合作种肥行施。4.齐苗清棵后及时亩施10~15千克尿素或粪水500~1000千克(加适量尿素)作提苗肥。5.出苗后15天左右中耕除草1次,盛花期培土1次。6.做好田间抗旱排涝,保叶防衰,促丰产丰收。7.当花生植株上部叶色转淡,失去光泽,老叶变黄,果壳硬化、网纹相当清晰、果壳内侧呈乳白色并稍带黑色,种仁皮薄,此时即可收获,晾晒至荚果含水量10%以下入库保存。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适宜在贵州1300米以下海拔地区春季种植,覆膜栽培可在1500米左右地区春季种植。 注意事项:播种前用种衣剂拌种以防治病虫害。根据花生田间长势实施中期化控,防止倒伏。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更能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
·以上信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研究团队/国家花生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收集整理(未经允许,不得复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