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蜀花4号 | |
---|---|
亲本来源:07-S503(♀) 中花6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成都大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张相琼; 张小红; 侯睿; 张小军; 李爽; 徐永菊; 岳福良; 邓朝扬; 曾华兰; 朱勋路; 刘行; 谢德华; 李文均; 刘然金; 蒋祝云 品种类型:珍珠豆型,直立疏枝,连续开花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单击+号可以逐步展开;如果未显示+号,可能由于网络拥挤,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 |
·2022年国家登记,编号:GPD花生(2022)510102(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563号) | |
---|---|
申请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成都大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张相琼张小红侯睿张小军李爽徐永菊岳福良邓朝扬曾华兰朱勋路刘行谢德华李文均刘然金蒋祝云 品种来源:07-S503×中花6号 特征特性:食用、鲜食型品种。生育期122.64天。珍珠豆型。株型直立,主茎高40.70厘米,侧枝长44.74厘米,总分枝8.32个,结果枝6.64个,单株饱果数14.80个;叶片中绿,倒卵形,叶片大小中等;荚果斧头形,果嘴明显程度极弱,荚果表面质地中,缩缢程度弱;百果重183.92克,饱果率90.37%;籽仁柱形,种皮棕色,内种皮白色,百仁重82.56克,出仁率75.43%。籽仁含油量54.06%,蛋白质含量27.00%,油酸含量43.70%,籽仁亚油酸含量32.75%,油亚比1.33。中抗青枯病,感叶斑病、锈病,抗倒性强。荚果第1生长周期亩产320.50千克,比对照中花16增产1.12%;第2生长周期亩产321.96千克,比对照中花16减产2.57%。籽仁第1生长周期亩产242.25千克,比对照中花16增产4.33%;第2生长周期亩产241.60千克,比对照中花16减产1.67%。 栽培技术要点:1.人工播种:整地施肥开厢起垄。播种前20~15天进行土地整理,每亩撒施50千克复合肥(氮磷钾12∶15∶18)、20千克钙镁磷肥作基肥,配合施用杀虫剂进行地下害虫防治,然后用小型翻耕机翻土层20厘米左右将肥料盖住并耙平,再用开沟机开厢,开厢宽度150厘米,深度20厘米,人工整理厢面成瓦背型,厢面宽120厘米左右。喷药盖膜。在厢面喷施封闭式除草剂,然后在厢面上人工覆膜,并将地膜四周压实。播种。推荐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播种,当连续3天平均地温在12℃以上即可播种,采用膜上用打孔器打孔播种。每厢种植4行,窝距20厘米,每亩8889窝。每孔播2粒种子,播完盖土,保证播种孔及周围的地膜全部覆盖土以免地膜被风吹起。播种后3天内在沟内喷施1次除草剂。2.机械播种:该品种可利用单垄双行或双垄四行播种机进行机械播种。播种前先进行施肥,施肥量与人工播种相同,完成后将土地深耕耙平,再利用机械将播种-盖膜-喷施除草剂一次性完成。3.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苗期管理。20℃左右的温度播种后8~10天基本齐苗,但受种子质量、播种质量、墒情或天气原因,难免会出现缺苗现象,如遇大面积缺苗,可另选种子催芽补播;苗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早期烂苗及菜青虫害防治等。中后期管理。遇干旱时,及时沟灌润浇或者滴灌,切忌大水漫灌;遇涝害时,及时理沟排水。在中后期可根据花生长势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或生长调节剂或防病药剂,使花生不早衰,降低病虫害,增加花生的饱满度,提高花生的产量。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适宜在长江流域生态区湖北、湖南、四川成都和南充、重庆万州、河南驻马店和南阳、安徽合肥、江苏南京和泰州、江西南昌和九江、云南昆明、贵州贵阳花生主产区春季、夏季种植。 注意事项:该品种感叶斑病、锈病,不宜在叶斑病、锈病高发地区种植。 |
·以上信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研究团队/国家花生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收集整理(未经允许,不得复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