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泉花14号 | |
---|---|
亲本来源:1101-4(♀) 冀花0607-17(♂) 选育单位: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完成人:郭陞垚; 黄佳华; 詹柳琪; 魏毅; 陈剑洪; 陈茹艳; 龙安; 谢贤斌 品种类型:珍珠豆型,直立疏枝,连续开花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单击+号可以逐步展开;如果未显示+号,可能由于网络拥挤,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 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1101-4为母本、冀花0607-1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而选育出...属珍珠豆型,植株直立松散(施爱玲, 2020) |
·2023年国家登记,编号:GPD花生(2023)350006(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61号) | |
---|---|
申请者: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郭陞垚黄佳华詹柳琪魏毅陈剑洪陈茹艳龙安谢贤斌 品种来源:1101-4×冀花0607-17 特征特性:油食兼用类型品种。珍珠豆型。生育期124天。株型半直立,主茎高37.79厘米,侧枝长42.36厘米,总分枝6.5个,结果枝5.2个,单株饱果数13.2个;叶片中绿色,倒卵形,叶片中等大小;荚果普通形,果嘴明显程度极弱,荚果表面质地中,缩缢程度极弱;百果重221.35克,饱果率84.29%;籽仁球形,种皮浅褐色,内种皮白色,百仁重77.65克,出仁率69.36%。籽仁含油量53.08%,蛋白质含量25.24%,油酸含量77.30%,亚油酸含量4.76%。感锈病,中抗青枯病、叶斑病。荚果第1生长周期亩产217.4千克,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5.45%;第2生长周期亩产264.9千克,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8.78%。籽仁第1生长周期亩产157.5千克,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4.23%;第2生长周期亩产172.6千克,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8.64%。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的土壤。选用中等肥力以上有灌溉条件且土质较疏松的砂壤土种植。2.适时早播。在福建花生主产区,春植以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宜,南早北迟,采用秋花生种子播种或进行地膜覆盖栽培的可适当提早;秋植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宜。适期内早播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3.合理密植。中等肥力的田块,春植每亩播种1.0万~1.1万穴,秋植花生营养生长期短,出苗至开花的时间较春花生短,植株小,应适当密植,每亩播种1.1万~1.2万穴,均为双粒穴播。4.肥水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根据“壮苗轻施,弱苗重施,肥地少施,瘦地多施”的原则早追苗肥,并酌施花肥,促进丰产苗架的形成。生育后期视苗情适当进行根外追肥,促进荚果饱满。肥料的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并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同时增施钙肥。一般在播种前每亩施用20千克氯化钾复合肥,结合农家肥,翻犁施用;苗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配合,促早生快发。在水分管理方面,掌握“蹲苗、干花、湿针、润果”的原则,遇旱时及时灌水,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和低洼地块,注意及时排水防渍,防止烂果;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应适当控制肥水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以防植株徒长。5.病虫害防治。花生主要病虫害有夜蛾类害虫、小绿叶蝉、叶螨、蛴螬、叶斑病、锈病和疮痂病等。对于花生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采取合理轮作、改善栽培管理、选育抗病品种,并根据田间实际发生情况及时防治,对相应的病害种类选用相应的药剂。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适宜在福建春季、秋季种植。 注意事项:感锈病,栽培上应采取合理轮作,改善栽培管理,根据田间实际情况对锈病进行及时防治。 |
·参考文献 |
---|
1. 施爱玲 高油酸花生泉花14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6): 16,24 |
·以上信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研究团队/国家花生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收集整理(未经允许,不得复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