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花1号
亲本来源:0528(♀)  花11(♂)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类型:中间型大果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单击+号可以逐步展开;如果未显示+号,可能由于网络拥挤,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
将本文分享到
·2018年国家登记,编号:GPD花生(2018)510056(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号)

申 请 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育 种 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黑花生资源材料0528×花11

特征特性:中间型油食兼用品种。生育期121天。荚果普通形,种皮黑色,主茎高40.1厘米,侧枝长46.6厘米,单株总分枝7.3个,结果枝5.8个。单株总果数15.5个,饱果数13.1个,单株生产力21.0克。百果重197.6克,百仁重79.0克,出仁率70.7%,饱果重率92.8%,饱仁重率90.9%。籽仁:含油量53.6%,蛋白质含量25.7%,油酸含量60.78%,亚油酸39.22%。高感青枯病,中抗叶斑病,休眠性强,抗倒性强,耐旱性强。荚果:第1生长周期亩产292.13千克,比对照天府14增产3.5%;第2生长周期亩产310.07千克,比对照天府14增产11.76%;籽仁:第1生长周期亩产211.51千克,比对照天府14减产2.29%;第2生长周期亩产215.55千克,比对照天府14增产5.73%。

栽培技术要点:四川在3月中旬至5月上旬均可种植,播前用50%多菌灵、根瘤菌剂和钼肥拌种。整地做到地平地净无根茬。精耕细耙,保持耕层深厚,结实层疏松。播种前15天,每亩用90%草甘膦700克对水喷施土壤,整地深度以14~17厘米为宜,要求土壤疏松、细碎、湿润。施足基肥,合理开厢。每亩用种量(花生仁)10~15千克,密度8500~9000穴,条播,每垄种2行,垄面上行距26.6~30厘米,穴距26.6~33.3厘米。每穴播种2~3粒,然后盖细土3厘米左右。生长期主要是抗旱排涝防烂果,控制徒长保稳花,治虫保果夺丰收,防病保叶促果饱。对长势过旺的田块,在盛花期末亩用15%多效唑30克左右对水50千克喷雾以控制徒长;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或过磷酸钙2.5千克、草木灰3千克分别浸泡24小时,取其清夜对水50千克,加尿素0.5~1千克、50%多菌灵50克喷洒叶片,进行根外追肥。生育中后期加强叶部病虫防治,及时抗旱,适时收获。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适宜在四川省花生产区春播种植。

注意事项:青枯病严重地不适合种植;生育中期植株易徒长,需适当进行化控。

·2016年四川审定,编号:川审油2016017(信息来源:川农业函[2016]866号)

⑴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⑵品种来源:0528×花11

⑶特征特性:BH3叶色浅绿,种皮紫黑色,荚果普通型、属大果型。生物学性状综合评价结果:荚果普通形,种皮黑色,主茎高40.1厘米、侧枝长46.6厘米。单株总分枝7.3个、结果枝5.8个。单株总果数15.5、饱果数13.1,单株生产力21.0克。百果重197.6克、百仁重79.0克,出仁率70.7%,饱果重率92.8%,饱仁重率90.9%。抗倒性和抗旱性强,抗叶斑病中等,抗蚜虫中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⑷产量表现:2013~2014年四川省区域试验荚果产量13点次10点次增产,平均亩产301.10公斤、增产7.59%;籽仁产量8点次增产,平均亩产213.53公斤、增产1.60%。2015年生产试验5点试验4点增产,荚果平均亩产273.67公斤、籽仁亩产199.91公斤,分别比对照增产4.27%和0.53%。

⑸栽培要点:四川在3月中旬至5月上旬均可种植,播前用50%多菌灵、根瘤菌剂和钼肥拌种。整地做到地平地净无根茬。精耕细耙,保持耕层深厚,结实层疏松。播种前15天,每亩用90%草甘磷700克对水喷施土壤,整地深度以14~17厘米为宜,要求土壤疏松、细碎、湿润。施足基肥,合理开厢。每亩用种量(花生仁)10~15千克,密度8500~9000穴。条播,每垄种2行,垄面上行距26.6~30厘米,窝距26.6~33.3厘米。每窝播种2~3粒,然后盖细土3厘米左右。生长期主要是抗旱排涝防烂果,控制徒长保稳花,治虫保果夺丰收,防病保叶促果饱。对长势过旺的田块,在盛花期末亩用15%多效唑30克左右对水50千克喷雾以控制徒长;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或过磷酸钙2.5千克、草木灰3千克分别浸泡1昼夜,取其清夜对水50千克,加尿素0.5~1千克、50%多菌灵50克喷洒叶片,进行根外追肥。生育中后期加强叶部病虫防治,及时抗旱,适时收获。

⑹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花生产区,青枯病严重地不适合种植。

·该品种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4万亩,其中:
单年推广面积,略...
·以上信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研究团队/国家花生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收集整理(未经允许,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