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油10号
亲本来源:TR954-2(♀)  汕油523(♂)
选育单位: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完成人:叶万余; 吴昌湛; 吴春玲; 余永国; 林志豪; 卢发仕
品种类型:珍珠豆型,直立疏枝,连续开花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单击+号可以逐步展开;如果未显示+号,可能由于网络拥挤,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
将本文分享到
·2018年国家登记,编号:GPD花生(2018)450303(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7号)

申 请 者: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叶万余 吴昌湛 吴春玲 余永国 林志豪 卢发仕

品种来源:TR954-2×汕油523

特征特性:属珍珠豆型油用花生品种。株型紧凑,主茎高54厘米,分枝长61厘米,总分枝9条,结果枝7条,主茎叶数17片,收获时青叶数9片,叶片大小中等,叶色绿;单株结果数18个,饱果率84.6%,双仁果率81.8%,百果重154克,百仁重74克,出仁率67.5%。籽仁含油量51.60%,蛋白质含量26.70%,油酸含量38.80%,籽仁亚油酸含量33.70%。中抗青枯病,中抗叶斑病,中抗锈病。荚果:第1生长周期亩产235.60千克,比对照桂花17增产29.45%;第2生长周期亩产257.11千克,比对照桂花17增产6.10%。籽仁:第1生长周期亩产155.75千克,比对照桂花17增产18.75%;第2生长周期亩产168.83千克,比对照桂花17减产2.48%。

栽培技术要点:1.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桂东南在2月底3月初,桂北在清明前后适宜,秋植在7月底8月初为适宜播种期。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1.8~2万株为宜,起畦种植,按80厘米起畦,每畦两行,株行距17厘米×23厘米,双粒播种,秋植生育期短,可以适当加大种植密度。3、合理施肥。视地力水平亩施三元复合肥25~40公斤作基肥,亩施750~1000公斤腐熟农家肥+40~50公斤过磷酸钙作种肥。苗期(3~4叶)视苗情追施尿素、氯化钾各10公斤∕亩,结合中耕除草。4.加强田间管理:播种后1~2天喷芽前除草剂,用乙草胺或金都尔等药剂将地面喷湿。3~4叶期追肥结合中耕除草。盛花下针期及时培土,疏通四周的排灌沟,做到雨能排,旱能灌。加强田间观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病虫害,中后期注意防治斜纹夜蛾和鼠害,熟时适时收获入库。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适宜在广西区内花生产区春秋两季种植。

注意事项:果壳偏厚,荚果较小。在广西区外花生产区种植需先试种;注意做到旱能灌,涝能排,种植过程中及时防治病虫害。

·2010年广西审定,编号:桂审油2010003号

选育单位: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1992年春用TR954-2(杂×野)杂交后代作母本、以广东汕头农科所育成的汕油52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择育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珍珠豆型,全生育期春植125d,秋植110d,株型紧凑,主茎高54cm,分枝长61cm,总分枝9条,结果枝7.4条,主茎叶数17.4片,收获时青叶数9片,叶色绿;单株结果数18个,饱果率84.6%,双仁果率81.8%,百果重154g,百仁重74g,出仁率67.5%,公斤果数801个,平均亩产260.0kg,粗脂肪含量52.16%、粗蛋白含量22.99%、油酸含量38.80%、亚油酸含量33.70%、油酸/亚油酸值为1.15。叶斑病3级,锈病4级,中抗青枯病,抗倒、抗旱、耐涝性强。

产量表现:2005-2007年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试验(试验代号:0242)三年平均亩产为235.27kg比对照种桂花17)增产26.93kg,增产率为12.9%。

栽培要点:1、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秋植在7月底8月初为适宜播种期。2、种植密度1.8至2万株/亩。3、亩施750kg腐熟农家肥+150kg过磷酸钙作种肥。4、播种后1-2天喷芽前除草剂,用乙草胺或金都尔等药剂将地面喷湿。结合中耕除草,苗期(3—4叶)追施尿素、氯化钾各10—15kg∕亩。盛花下针期及时培土,疏通四周的排灌沟,做到雨能排,旱能灌。中后期注意防治斜纹夜蛾和鼠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新品种权申请或公告信息
申请日:2014年5月9日
申请号:20140529.2
申请公告日:2014年9月1日
申请公告号:CNA011926E
授权日:2017年9月1日
品种权号:CNA20140529.2
授权公告日:2017年9月1日
授权公告号:CNA009518G
培育人:叶万余;吴昌湛;吴春玲;余永国;林志豪;卢发仕
品种权(申请)人:南宁市南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权(申请)人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科园大道52-1号D座601(530003)

品种权证书号:第 20179518 号

·该品种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23万亩,其中:
单年推广面积,略...
·以上信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研究团队/国家花生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收集整理(未经允许,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