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油52
亲本来源:粤油193//粤油426/粤油256(♀)  鲁花14号(♂)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完成人:李少雄; 梁炫强; 周桂元; 洪彦彬; 陈小平; 刘海燕; 温世杰
品种类型:珍珠豆型,直立疏枝,连续开花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单击+号可以逐步展开;如果未显示+号,可能由于网络拥挤,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
将本文分享到
·2019年国家登记,编号:GPD花生(2019)440085(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82号)

申 请 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 种 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粤油193×(粤油426×粤油256)F6] F6×鲁花14

特征特性:珍珠豆型。油食兼用。全生育期120~125天。株型直立,连续开花,疏枝。株高中等、生势强。主茎高45.6~53.4厘米,分枝长49.3~55.2厘米,总分枝数7.6~7.8条,有效分枝6.0~6.1条。主茎叶数19~21片,收获时主茎青叶数7.5~8.1片,叶片大小中等,叶色绿。单株果数14.5~15.5个,饱果率79.3%~83.6%,双仁果率83%~85%,百果重186~191克,斤果数312~320个,出仁率为71.4%~71.8%。籽仁含油量49.00%,蛋白质含量28.18%,油酸含量47.3%,籽仁亚油酸含量30.9%。中抗青枯病,中抗叶斑病,中抗锈病,抗倒性、耐旱性、耐涝性均较强。荚果第1生长周期亩产247.67千克,比对照汕油 523增产6.89%;第2生长周期亩产252.89千克,比对照汕油 523增产3.43%。籽仁第1生长周期亩产171.66千克,比对照汕油 523增产7.19%;第2生长周期亩产173.94千克,比对照汕油 523增产0.44%。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南方花生两熟制地区的水田、旱坡地种植。2.适时早播,特别是秋植播种应考虑后期低温对花生生长和产量影响。3.合理密植:每亩播种1.8~2.0万苗为宜。4.施足基肥,适量及时追肥。5.苗期及荚果充实期应注意防止受旱。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适宜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的花生主产区及福建、江西、湖南的南部地区春、秋季种植。

注意事项:注意:不要连作,水旱轮作最佳。

·2012年广东审定,编号:粤审油2012005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粤油193//粤油426/粤油256///鲁花14

特征特性:珍珠豆型花生常规品种。春植全生育期120~130天,与对照种汕油523相当。株高中等、生势强。主茎高52.0~55.6厘米,分枝长54.8~58.2厘米,总分枝数7.2~7.4条,有效分枝5.5~5.6条。主茎叶数18.2~18.4片,收获时主茎青叶数8.18~9.7片,叶片中等稍大,叶色绿。单株果数14.4~15.4个,饱果率78.45%~82.96%,双仁果率77.45%~83.16%,百果重187~189克,斤果数303个,出仁率为64.2%~67.0%。品质鉴定含油率为47.2%~49.2%,蛋白质含量26.36%~26.66%。青枯病接种鉴定表现中抗。田间种植表现高抗叶斑病(2.2~2.3级),高抗锈病(2.2~2.5级),抗倒性、耐旱性和耐涝性均强。

产量表现:2009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干荚果平均亩产253.16公斤,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7.8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亩仁产量为162.52公斤,增产0.79%,增产不显著。2010年春季复试,干荚果平均亩产265.62公斤,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8.3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亩仁产量为178.29公斤,增产3.9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秋植适时早播,株行距20×23厘米,每畦种5行,每亩种植1.8~2.0万株。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粤油52为珍珠豆型花生常规品种。春植全生育期120~130天。丰产性好。出仁率为64.2%~67.0%,含油率为47.2%~49.2%,蛋白质含量26.36%~26.66%。中抗青枯病,田间种植表现高抗叶斑病和锈病,抗倒性、耐旱性和耐涝性强。适宜我省春、秋季种植。

·2012年国家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2017(信息来源:农技种[2012]70号)
2012年国家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2017(信息来源:农技种[2012]70号)
·新品种权申请或公告信息
申请日:2013年11月4日
申请号:20130985.0
授权日:2018年1月2日
品种权号:CNA20130985.0
授权公告日:2018年1月2日
授权公告号:CNA010318G
培育人:李少雄梁炫强周桂元洪彦彬陈小平刘海燕温世杰
品种权(申请)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权(申请)人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金颖西二街18号(510640)

·该品种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8万亩,其中:
单年推广面积,略...
·以上信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研究团队/国家花生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收集整理(未经允许,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