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油75
亲本来源:汕油523(♀)  粤油79(♂)
选育单位: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类型:珍珠豆型,直立疏枝,连续开花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单击+号可以逐步展开;如果未显示+号,可能由于网络拥挤,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
将本文分享到
·2022年国家登记,编号:GPD花生(2022)440126(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588号)

申请者: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种者: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冯希锦陈傲汪云江日东庞海

品种来源:汕油523×粤油79

特征特性:油食兼用类型品种。珍珠豆型。生育期126天。株型直立,主茎高49.60厘米,侧枝长52.70厘米,总分枝8.1个,结果枝6.2个,单株饱果数12.5个;叶片中绿色,长椭圆形,中等大小;荚果茧形,果嘴明显程度弱,荚果表面质地中,缩缢程度弱;百果重179.80克,饱果率83.50%;籽仁柱形,种皮浅红色,内种皮浅黄色,百仁重67.00克,出仁率69.30%。籽仁含油量50.00%~54.40%,蛋白质含量25.49%,油酸含量46.70%,籽仁亚油酸含量33.20%。高感青枯病,中抗叶斑病,高抗锈病。荚果第1生长周期亩产305.8千克,比对照汕油523增产5.21%;第2生长周期亩产276.0千克,比对照汕油523增产14.06%。籽仁第1生长周期亩产210.1千克,比对照汕油523增产6.23%;第2生长周期亩产192.9千克,比对照汕油523增产19.54%。

栽培技术要点:1.宜选择水田或有水浇灌的旱坡地上种植。2.种植密度以1.9万~2.1万株/亩为宜,株行距为20厘米×23厘米,每穴播2粒种子。3.采用一次性全层基肥施用方法,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作一次性全层基肥施用。4.苗生长较旺的田块,可在始花后25~30天用药剂喷施叶面进行控苗。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适宜在广东花生产区春、秋季种植。

注意事项:1.高感青枯病,生产上要注意与其他作物轮作。2.在酸性强的土壤上种植,要注意增施钙肥。

·2010年国家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0010(信息来源:农技种[2010]56号)

鉴定意见:该品种于2007-2008年参加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的全国花生品种区域试验,2010年3月经全国花生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建议在广东、广西东南部、福建南部、海南、江西南部、云南南部花生适宜区域种植。

·2008年广东审定,编号:粤审油2008004

选育单位: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汕油523/粤油79

特征特性:珍珠豆型花生常规品种。株高中等、生势强,株型直立紧凑,主茎高47.1~52.1cm,分枝长50.6~54.9cm,总分枝数7.8~8.5条,有效分枝6.1~6.3条。主茎叶数17.8~17.9片,收获时主茎青叶数8.2片,叶片大小中等,叶色绿。单株果数14.9~15.2个,饱果率79.6%~87.3%,双仁果率77.7%~82.7%,百果重176.8~182.8g,500g果数328.9~349.4个。出仁率68.7%~69.9%。含油率为50.0%~54.4%,蛋白质含量25.49%。春植生育期126d,秋植115d。青枯病人工接种鉴定为高感。区试田间种植表现中抗叶斑病(3.0~3.1级),高抗锈病(2.4~2.8级)。抗倒性、耐旱性和耐涝性均较强。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省区试,干荚果平均亩产305.80公斤,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5.2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亩仁产量为210.13公斤,增产6.2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复试,干荚果平均亩产275.99公斤,增产14.0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亩仁产量为192.93公斤,增产19.5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种植1.9~2.1万粒,株行距为20厘米×23厘米,每穴播2粒种子;定植前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方法;苗生长较旺的田块,可在始花后25~30天,亩用15%的多效唑粉剂20克兑水60公斤喷施。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湛油75为珍珠豆型花生常规品种。丰产性好,植株生势强。含油率为50.0%~54.4%,蛋白质含量25.49%。高感青枯病。田间表现中抗叶斑病(3.0~3.1级),高抗锈病(2.4~2.8级)。抗倒性、耐旱性、耐涝性较强。适宜我省各地无青枯病的水田与旱坡地作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参考文献
1汪云, 陈傲, 冯希锦, 林伟, 陈新起, 王艳红
  高产优质抗病花生新品种湛油75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花生学报, 2011, 40(4): 34-36
·该品种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272万亩,其中:
单年推广面积,略...
·以上信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研究团队/国家花生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收集整理(未经允许,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