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花11号(郑8506-A-4-1)
亲本来源:抗青10号(♀)  鲁花3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类型:普通型,早熟大果,直立疏枝,连续开花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单击+号可以逐步展开;如果未显示+号,可能由于网络拥挤,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

1985年选择鲁花3号、抗青10号分别作为父母本进行杂交...1994年的鉴定试验中表现突出...早熟大果花生品种(汤丰收等, 1999)

将本文分享到
·2001年国家审定,编号:国审油2001012

别名或代号:郑8506-A-4-1。

育成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亲本及育种方法:以抗青10号为母本、鲁花3号为父本杂交育成。

审定情况:豫审证字第014号,199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01012,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特征特性:株型直立,疏枝,连续开花。一般株高40~47cm,侧枝长45~51cm,总分枝7~10条,结果枝6~8条。单株结果数10~13个,饱果率60%左右。叶片长椭圆形、深绿色、中等大小。荚果普通形,果嘴微锐,网纹细浅,多为两室果;百果重221.1g左右,500g果数333个。子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为黄色;百仁重92.5g左右,500g仁数672个。出仁率74.3%。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化验分析,子仁粗蛋白含量23.39%,粗脂肪含量54.20%,油酸含量44.0%,亚油酸含量37.8%,油酸/亚油酸比值为1.16。

属中早熟品种,麦垄套种生育期120d左右,春播134d左右。苗期长势强,发育快,后期不早衰。荚果为标准的普通形、整齐,均匀一致,内种皮为黄色,符合传统的大花生出口标准,28.35g荚果9~11个,达到优级果标准,且出口果挑选率高(双仁果率高),一般在50%以上。抗花生叶斑病和锈病,耐病毒病。种子休眠性强。

产量表现:1995~1997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1995年9点平均荚果产量251.6kg/666.6m2,子仁产量185.7kg/666.6m2,分别比对照豫花1号增产11.2%和15.0%,居第一位;1996年6点平均荚果产量239.8kg/666.6m2,子仁产量175.2kg/666.6m2,分别比对照豫花1号增产8.66%和13.66%,居第三位;1997年8点平均荚果产量321.5kg/666.6m2,子仁产量238.4kg/666.6m2,分别比对照豫花1号增产10.72%和17.52%,居第二位;三年平均荚果产量272.8kg/666.6m2,子仁产量201.3kg/666.6m2,分别比对照豫花1号增产10.4%和15.7%。1997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287.6kg/666.6m2,子仁产量209.5kg/666.6m2,分别比对照豫花1号增产8.17%和11.94%,居首位。1998~1999年参加全国(北方区)春播花生区域试验,1998年7点平均荚果产量276.96kg/666.6m2,子仁产量201.49kg/666.6m2,分别比对照种鲁花9号增产9.13%和11.68%,居第一位;1999年8点平均荚果产量241.14kg/666.6m2,子仁产量178.9kg/666.6m2,分别比对照鲁花9号增产5.14%和5.20%,居第一位;两年平均荚果产量266.03kg/666.6m2,子仁产量221.32kg/666.6m2,分别比对照鲁花9号增产7.32%和8.41%。2000年参加全国春播(北方区)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290.7kg/666.6m2,子仁产量211.6kg/666.6m2,均比对照鲁花9号增产6.9%,增产达显著水平,居第一位。

栽培要点:麦垄套种在5月20日左右播种;春播在4月底到5月初播种,地膜覆盖栽培可提前到4月15日左右播种。播种密度一般8000~10000穴/666.6m2为宜,每穴2粒,可根据地力、种植方式适当调整。麦垄套种花生,麦收后要及时中耕灭茬,早追肥(尿素15kg/666.6m2),促苗早发;中期,高产田块要抓好化控措施,在植株长到35cm以上或在盛花后期要喷施浓度为100×10-6左右的多效唑,防旺长倒伏;后期应注意旱浇涝排,适时进行根外追肥,补充营养,促进果实发育充实。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河南及安徽、山东、河北、湖北、陕西等地麦垄套种或春播种植。

·1998年河南审定,编号:豫审证字第014号
1998年河南审定,编号:豫审证字第014号
·参考文献
1汤丰收, 张新友, 董文召, 殷冬梅, 赵冬梅
  早熟大果花生新品种豫花11号的选育
  花生学报, 1999, (3): 18-20
·该品种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360万亩,其中:
单年推广面积,略...
·以上信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研究团队/国家花生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收集整理(未经允许,不得复制)